儿童玩具帮孩子更好的创造未来

人气 3199   2012-4-23 16:18

儿童玩具具有开放性,主要是玩能够通过玩具给儿童预留的空间锻炼儿童的创造性和可塑性,玩具的“开放性”主要有三点意义:

其一,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德依据思维进程的方向特征将人的思维分成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他认为,人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常常“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即在一段时期内不拘一格地朝着多种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方法、途径及答案,这种呈散射型或分叉型的思维模式就叫做“发散思维”。由于它较少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轻易苟同于一种现成的说法或不急于归一,且往往能因此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也称作“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一个人能否进行发散思维,能否冲破阻碍发散思维的外部束缚或内部定势,是能否发挥与显示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妨碍人的发散思维能力充分发挥的心理障碍是“功能固着”现象。所谓“功能固着”,就是指人们往往将一种物品看作只有某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性质或用途,而难以想到其它更多的性质或用途。成年人的思维往往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而增添了这种惯性,儿童则不然。比如一块尖棱不整的石头,在成年人看来就是建筑材料,而在儿童的眼里就可能是一座山、一个小岛,或是一个巨人的头像;半个西瓜皮,儿童可能看作一条船、一座房子或一顶帽子。由此可知,那些按照预先设计只规定一种玩法的玩具,虽然可能在积累儿童知识方面起一些作用,却又以惟一正确答案的框架限制了儿童的思维活动,或因此形成儿童的“功能固着”。可见,制作适应发散性思维、有多种玩法的玩具,即强化玩具的开放性才更有助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其二,对儿童想象力发展有促进作用。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前者是根据某一事物的图样、图解或语言描述而在头脑中产生关于这一事物的新形象。后者是人们按照一定目的在头脑中独特地创造某一事物的新形象。儿童的想象力的发展以前者为主。2_,以图2-13的手偶为例,儿童在设计“手偶”的表情时,首先在脑海中形成人类(主要是儿童身边的人,如父母、伙伴)各种表情的图像,然后根据玩具提供的五官配件经过想象、动手尝试,而再造出与之相似的“手偶”的表情。很明显,游戏过程中,儿童的“再造想象”得到了发展。

其三,“开放性”鼓励儿童创造,玩玩具时他们依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想象、判断、组合等一系列活动,这个过程中好奇心得到满足,探索精神得到培养,儿童的个性也得到舒展。 值得指出的是玩具的开放性与玩具的难度有一定的关系,开放性增强有时意味着游戏难度变强,所以设计师必须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使玩具的开放性控制在儿童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关注度: 3199   Baidu: 5   360: 0   Google: 2   其他: 1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中国玩具网_玩具代理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